“现在几点?” “这表准不准?” 你知道生活中我们随口问的这两个问题,意味着什么吗? 你一定想不到,这是两个严肃的科学问题——什么是时间?什么是标准时间? 前不久,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万秒稳定度和不确定度均优于5×10-18(相当于数十亿年的误差不超过1秒)的锶原子光晶格钟。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还对锶原子光晶格钟的系统频移因素开展了逐项评定,最终得到其系统不确定度为4×10-18,相当于72亿年仅偏差1秒,已部分满足“秒”重新定义的要求,对未...查看详情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是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让机器学习人类的智慧,能够像人一样做出智能化的反应。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被认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得怎么样?刚刚过去的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无疑是最耀眼的“科技明星”。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其自然语言交互与多场景内容的生成能力逼近人类。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累计发布了200多个人...查看详情 →
1月23日,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投入使用仪式。 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1月该卫星完成在轨测试总结评审,卫星状态良好,各分系统功能正常,性能达到研制建设总要求规定的各项指标,具备投入使用条件。该卫星具有高光谱、大范围、定量化探测等特点,可实现污染气体、内陆水体、陆表生态环境、蚀变矿物、岩矿类别等要素的综合探测,能够为我国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气象等行业应用提供高质量、高可靠的高光谱数据,...查看详情 →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涌现,掀起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研究热潮,也为各行各业应用人工智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哪些可能性?我们如何应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人工智能研究正从以往的学术牵引更多转为需求牵引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被普遍认为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近年来,人工智能研究正从以往的学术牵引更多转为需求牵引,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正发生大的转变。 在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看来,人工智能正由原...查看详情 →
新华社长春1月11日电(记者孟含琪、周万鹏)记者从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该科研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吉林一号”平台02A01星、平台02A02星,开展了我国首次星间激光100千兆比特每秒超高速高分辨遥感影像传输试验并取得成功。 “吉林一号”星座是长光卫星在建的核心工程,目前已成功实现“百星飞天”的阶段性目标。随着星座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如何进一步提升数据回传的时效性成为大型遥感卫星星座面临的共性问题。2021年11月,长光卫星组建攻关团队,先后攻克了高耦合效率多光...查看详情 →
人们靠什么了解宇宙?除了看得见的光,还有神秘的中微子。它们几乎不与物质发生反应,可以从致密的天体环境当中逃离出来,是研究极端宇宙的利器。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学者、项目首席科学家徐东莲表示,团队正在海底打造一台性能超强的中微子望远镜海铃,通过捕捉高能中微子解答宇宙射线起源等未解谜题。 作为数量仅次于光子的次原子粒子,中微子的诞生往往与宇宙中的极端事件有关,比如宇宙大爆炸、超新星爆发、双中子星并合、黑洞爆发等,其中高能中微子主要源于宇宙射线与尘埃和气体的碰撞...查看详情 →
2024年,全球科技领域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大事?仰望浩瀚宇宙,人类朝着探索星辰大海的梦想持续迈进,探月等太空探索活动精彩纷呈;科技改变生活,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赋能各行各业,加速融入社会方方面面;应对气候挑战,绿色科技的开拓和应用日新月异,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访星探月问苍穹月球仍是今年太空探测的重点。 美国航天局计划不早于今年11月执行“阿耳忒弥斯2号”载人探月任务,4名宇航员将搭乘美国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及“猎户座”飞船进行绕月飞行;美国航天局新一代月球车“挥发物调查极地探索车”拟于年底在月球...查看详情 →
据新华社“雪龙2”号1月4日电 (记者周圆)北京时间1月4日下午,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到达作业海区——阿蒙森海。 阿蒙森海属于西南极洲边缘海,有研究者曾称,它可能比月球背面还神秘。“雪龙2”号大洋队队长陈超介绍,关于这片海域的特征数据并不多,国际上只有少数国家对该海域开展过调查研究。 近年来,阿蒙森海得到越来越多关注。“阿蒙森海是南极周边海域增暖最为显著的区域,也是环南极冰架消退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陈超说。 有研究显示,目前南极洲对海平面上升的...查看详情 →
旅客在机场候机,通过一个APP就能追踪到自己行李的“飞行任务”:从过完安检,到传送带运输,再到送去停机坪,最后“登机”……一个名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行李全程跟踪系统正在越来越多的枢纽机场被应用。 助力全球机场智慧化建设,“成都造”正在不断刷新机场行李处理系统更加丰富完善的解决方案。而在行李“登机”的最后一步,也将迎来新成员--机器人的帮忙。利用工业机械臂、视觉识别、人工智能算法等先进技术完成托运行李的识别和抓取,并根据行李大小自动完成行李“登机”。 2023年12月29日...查看详情 →
如果说,散裂中子源是探索物质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那围绕着靶站的一条条谱仪就是一个个不同的镜头,满足不同学科、不同方向的科研需求。 2023年,依托散裂中子源产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原创成果,为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头动能。 大气中子谱仪是散裂中子源今年新运行的一台谱仪,它可以加速模拟宇宙射线打到大气层产生的中子辐照环境。过去,在大气层内与地面的很多电子元器件的失效,都跟大气中子的辐照有关系,特别是航空领域,电子设备失效的问题更为关键。 中国科学院高能...查看详情 →
“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26日在京发布。“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脑机接口、数据要素、智慧城市、碳足迹、柔性制造、再生稻、可控核聚变”入选。这十个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科技名词,为公众描绘出一幅2023年科技发展的生动画卷。 科技名词是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既镌刻着时代烙印,也是透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2023年,科技浪潮汹涌澎湃,从人工智能的深入应用到量子计算的前沿探索,从深空探测的壮丽征程到新能源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广泛...查看详情 →
在吉林大学,吉天星A-01——“吉林大学一号”卫星近日完成了产品装配、测试和试验工作,各项功能和性能指标满足研制总要求,圆满通过出厂评审,正在进行最后的技术调试和检测,即将封装启运至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择期发射。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张刘介绍,“吉林大学一号”卫星具有“高时效、高几何、高光谱”的显著特点,可将传统成像技术指标提升10倍以上,使遥感图像更加灵动、清晰、多彩,可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普查、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信息监测等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等领域。 ...查看详情 →